骨髓炎的癥狀與診斷
作者:潮汕骨傷科醫(yī)院 2011-07-27
骨髓炎的癥狀: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、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,多數由血源性引起,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,多由癤癰或其他病灶的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。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,尤以髖關節(jié)為最常見。臨床上常見有反復發(fā)作,多年不愈的病例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勞動能力。急性骨髓炎起病時高熱、局部疼痛若,診斷不及時轉為慢性骨髓炎時會有潰破,流濃,有死骨或空洞形成。重癥患者常危及生命,有時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,使患者落下終生殘疾。
骨髓炎的診斷: 本病患者常出現局限性骨痛,發(fā)熱和不適則提示骨髓炎可能。血白細胞計數可以正常。但ESR和C-反應蛋白幾乎總是增高。X線變化在感染后3~4周出現,可見骨破壞。軟組織腫脹軟,骨下骨板侵蝕,椎間盤間隙變窄和骨質破壞伴椎骨變短,若X線表現不明確,可行CT檢查以確定病變骨及顯示椎旁膿腫的形成,放射骨掃描在病變早期即有反映。但無法區(qū)別感染,骨折和腫瘤,通過椎間盤間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檢。和手術活檢可行細菌培養(yǎng)和藥敏試驗,從竇道取到的標本培養(yǎng)結果對診斷骨髓炎是不可靠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