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指再植手術后,對患者的術后處理也是關鍵的一環(huán),千萬不可大意,否則,手術的效果無法保證,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斷指再植的術后處理。 1.斷指再植后傷口感染:一旦感染已形成,應對部傷口行切開引流術,采用合適的抗生素局部濕敷。經細菌培養(yǎng)和藥敏試驗后調整抗生素。注意全身支持治療,必要時可多次小量地輸入鮮血可血漿。 2.斷指再植術后的抗凝治療問題:常規(guī)靜脈滴注6%低分子右旋糖酐 注射液500~1000ml/日,肌肉注射妥拉蘇林25mg和罌粟堿30mg/6~8h等藥物。一般不需要肝素和雙香豆素之類的抗凝治療,關鍵在于仔細而精確的縫合技術,而各種抗痙與抗凝劑只能起一些輔助作用,對于合并有胸腹部及顱腦損傷者,還有潰瘍病、食管靜脈曲張的病人,潛在著致命出血的危險,應預以充分的重視。 3.高壓氧的應用:正常氣壓下人動脈血氧含量為8.53mmol/L,而物理狀態(tài)氧僅占0.13mmol/L。高壓氧在3個大氣壓下可達到2.01~2.68mmol/L,較常壓下增加22倍。因此高壓氧可使細胞得到充分的氧供應,鈉泵恢復運轉,水腫逐漸消退,組織細胞的微循環(huán)得到改善。 4.局部情況的觀察與處理:再植斷指循環(huán)危象一旦發(fā)生,首先需通過觀察相關指標,迅速判斷為動脈還是靜脈危象,然后進一步鑒別是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。突然發(fā)生的循環(huán)危象,大多數由于血栓形成所引起。漸漸發(fā)生的供血不足,一般由于血管痙攣所引起。血管痙攣可反復出現,均為動脈供血不足之現象,經輸血,6~10%低分子右旋糖酐,妥拉蘇林等抗凝,解痙藥物、局部保溫或交感神經節(jié)封閉等處理后可逐漸好轉。如疑有血栓,應及時手術探查,取出血栓或切除吻合口再行縫接。 斷指再植手術中應注意預防再植斷指后可能出現的進行性腫脹,術后應密切注意腫脹的發(fā)展,檢查病人的體位、石膏、包扎、傷口縫合是否過緊。如術后形成血腫已壓迫靜脈,應及時拆除必根縫線,清除血腫,細致止血。 |